沉痛的悼念——西线无战事
西线无战事是今年到目前为止阅读的小说中让我最为震撼的!这种震撼是一种来自心灵的冲击,我们这一代人自小就接受了爱好和平,谴责战争的教育!但此前从未有哪部电影,哪本书,让我如此的体验到战争所带来的无奈!西线无战事讲的是在战争中士兵的无奈,读来却让人觉得生活有时也是一样无奈!
西线无战事是今年到目前为止阅读的小说中让我最为震撼的!这种震撼是一种来自心灵的冲击,我们这一代人自小就接受了爱好和平,谴责战争的教育!但此前从未有哪部电影,哪本书,让我如此的体验到战争所带来的无奈!西线无战事讲的是在战争中士兵的无奈,读来却让人觉得生活有时也是一样无奈!
这些题目是很久之间在一个文学讨论群里帮人家出的,今天整理硬盘翻了出来,现在挂出题目和参考答案,供大家一乐!
多年来,我一直试图给“好书”一个严谨的定义,但所有的概括都很难让我满意,每次给人推荐书单也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很明显,这不是好书的客观定义。直到上个礼拜在阅读《雨巷》的时,关于好书的定义在我心中豁然开朗。这里面,有故事!
我第一次读王小波,是读的他的黄金时代,那时还没上大学,当时对其不怎么待见的。现在想来,当时的理由还是很充分的,其一、黄金时代的语调多少有点流氓的味道,作为当时纯洁的高中生,对于这些教育中的“糟粕”自然是坚决抵制的;其二、当时看完《黄金时代》留下唯一的映像学了一个新词“破鞋”,这词在当时,对学校提倡的议论文写作,没有丝毫益处,毕竟在高考作文中出现“搞破鞋”这样的词语,印象分肯定是不高了;其三、从文笔来讲,《黄金时代》也着实一般,青春年少,自是喜欢吟风送月,满嘴黄金时代里面的话语怕是难当“文艺青年”这词。因此直到读完大学,我也再没去翻过他的书。这次,偶然读到了王小波全集的第二卷杂文,忽然觉得爱不释手,想来也必须写点什么来表达一下对自己当初无知的歉意。
仔细回想,很难相信,从小到大几乎从未在口头上表达过对父亲的感激之情。不仅没有当面说过,在人前也很少提起。我自认不是个内向的人,煽情的话语也能说的出口。但在父亲面前,却从未流露出过点滴。仔细想来,这和父亲对我的教育方式有关,他总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我,很少对我说只言片语。理所当然,我认为最好的回应方式是自己的行动。虽说现在我还没有成家,也没体会过当父亲的滋味。但我想,影响我最大的父亲和舅舅,已经用他们的行动教会了我什么是一个男人的自我修养。
真正经典的书籍所表达的思想或者是主题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褪色。《棉被》的写作理念在私小说的创作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即使到现在,还能成为私小说创作的圭臬。
这本书能入选译文经典这套丛书,多少让我对出版社的选书水平产生质疑。虽说这本书不是一无是处,但和经典二字是完全沾不上边的,倒是和台湾偶像剧的剧本颇为类似。
工商业巨子巴特勒家族富二代奥利弗因为前妻詹尼的去世,而陷入茫然颓丧的境遇。离异女玛西·纳什的出现让奥利弗心中一亮,但也怀揣着有钱人找对象时的不安,担心玛西是因为他巴特雷家族的钱而来。
世界读书日,看统计消息,中国人均年阅读量4.7本说出来实在是有点磕碜,提高全民阅读量和增强阅读兴趣看来是迫在眉睫了。趁读书日也来个文章介绍下目前的国内比较有名的出版社吧。
很久之前就计划给《全球书评》杂志写篇书评推荐,当做是这一年来免费阅读杂志的回馈。
《全球书评》是译言从社区积累的书评、书讯、书摘类文章中精选整合而成的电子期刊,每月5日和20日在豆瓣、多看、Kindel等多个平台同步发行。该期刊每期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选材,主题通常是在译言社区由大家推荐产生,选题宽泛,并没有局限在文学领域。比方说有关于宫崎骏动画的;有关于雷蒙德·卡佛作品的;还有关于大数据的话题更有从狄更斯作品引出的十八世纪的伦敦。从可读性方面来看,《全球书评》的排版十分简洁优美,每期的封面也是非常的赏心悦目,杂志中也没有任何广告存在,是不可多得的优质电子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