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LaTeX中关联多幅图像
在论文写作中插图时,时常需要对插入图片的细节进行说明,此时通常采用的做法是对图像局部进行放大,并将细节图再与原图进行关联。该问题用语言描述较为困难,具体可看如下的效果图
在论文写作中插图时,时常需要对插入图片的细节进行说明,此时通常采用的做法是对图像局部进行放大,并将细节图再与原图进行关联。该问题用语言描述较为困难,具体可看如下的效果图
《漫漫自由路:曼德拉自传》是伟大的反种族歧视斗士曼德拉先生为自己生平所做的传记。传记从曼德拉先生的童年开始,包括曼德拉先生为自由奋斗,被监禁以及出任南非总统的时期。回顾曼德拉先生这一路走来,自然称得上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曼德拉先生为本书取名为《慢慢自由路》,本书的内容是曼德拉先生追寻自由的过程,也是南非人民获得自由的过程其中的艰辛漫长旁人难以理解。从书中也能感受到曼德拉先生个人的高尚情操与宽阔的心胸以及先生一生中所体现出来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不过单从文学性来讲,本书却是着实称不上上层。但人物传记从来就不是以文学性为主,而重点是在回顾作者一生的经历以及应对的过程所体现出来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是传记带给我们最大的收获。曼德拉先生这本自传至少让我从中学到了宽容与坚强!
我北京的雾霾中阅读这样一本书,心里向往着普罗旺斯的蓝天与暖阳,羡慕着作者质感的生活,强烈的反差加重了对普罗旺斯的神往之情。《普罗旺斯的一年》是英国退休新闻记者彼得·梅尔在一九九零年出版的关于自己在普罗旺斯隐居第一年的日常生活琐事与感悟的记录。这是本书在20年后即2010年的新版本,书中所体现出来生活的质感,普罗旺斯的雅致都让人为之着迷。
2014年的阅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暑假之前,另外一个是从八月份开始的每周评论阶段。前半段的阅读主要是集中在元月份和暑假。这两个时间段阅读的时候几乎没有留下笔记,偶尔摘出的一言半语都不知道扔哪去了。大约从八月份开始,坚持每周一篇评论,到现在落下了一周,大约这礼拜能补上。粗略的统计了一下,大约总共读了70来本书,距离年初的目标还差的很远。原计划读的追忆似水年华才读了七分之一;GEB大全还没开始读,这算是今年的一个遗憾了。读过的书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西线无战事和李鸿章传。另外少年维特的烦恼和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以及挪威的森林是很久之前就喜欢的了,属于重读。
在每年的进行年终总结时总是在心里一遍遍谨慎的措辞,总奢望行文可以对过去的一年做出最为精当的概括。但即使每次删删改改好几次,写出来的文字总是差强人意。最后也只能是信马由缰,写到哪算哪!
昨晚一口气读完《橙色女孩》有种迫不及待的想和人分享的冲动。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并没有在我脑海中留下太多的印象,阅读那会应该还是初中。现在想来,不管是多大年纪,凡属涉及到太过哲学的文字,领悟起来都颇为吃力,不得不承认在哲学方面毕竟没有什么造诣。还好,《橙色女孩》这本书的哲学寓意不是通过通常的哲学思辨来呈现,而是蕴含在一个简单的小故事里。因此,本书也没有涉及到太多的哲学命题,小说语言清新简单,缠绵的爱情故事在作者的笔下透着令人深思的哲理。词句中流露的不仅是一名年轻父亲在去世前对年幼儿子的期望,还是一名即将面临死亡时关于人生的思索。
每个作家背后都有巨大的阅读量,自然也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阅读方法。前几天在整理今年的读书清单的时候发现今年阅读过的关于读书技巧或者读书心得这类的书着实不少。从《如何读一本书》、《怎么读,为什么读》到《为什么读经典》;从《伍尔夫读书随笔》,《毛姆读书随笔》再到大江健三郎的这本《读书人》。这些书大都可以算作读书随笔,谈论的最多的可能是读书技巧,关于作家的评论;这类书中绝大部分的行文都是十分客官,冷峻,都包含了解剖家的犀利。唯独这本《读书人》是个例外,这本《读书人》抛却了读书评论的冷峻,饱含着温情。
这是一本很简短的传记;这不是一本主流的传记;这也不是一本文笔优雅的书;但这是一本有趣的书;也是一本适合工科男阅读的书;更是一本适合程序猿阅读的书。每个专业都有自己业界的专家,但并不是每个领域都会有自己的英雄,而计算机行业恰巧就是这么一个英雄辈出的行业。很多接触计算机的青少年都会怀揣着一个黑客梦,尤其是看着电影中演的那些黑客梦,总是对着漆黑的屏幕敲下几行简单的命令,银行系统、监控系统之类的瞬间陷入瘫痪。其实真正理解黑客精神的人是不会为这种黑客的行为所打动的,这种人从某种程度上算不上黑客,他们并没有真正的黑客精神。
在看完撒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之后,一直对它的姊妹篇《复明症漫记》念念不忘,总算是趁着双十一的时候入手了,第一天就把它读完了。作为《失明症漫记》的姊妹篇《复明症漫记》从白色疫情发生后的四年的选举开始说起。两本书读来给人的感觉都是极度压抑的,但从我个人阅读的体会来说,两本书给人压抑的源头并不相同。《失明症漫记》是通过故事情节蔓延出来的人性之恶来给人以压抑,《复明症漫记》则更多的是通过作者在行文时语句和段落以及词句等文字技巧的运用来让人压抑。本书一个最明显的外在特点就是,句子特别长,段落也特别长,一眼望去密密麻麻,行文急促,阅读时总有一种背后不停的有东西追着你跑的感觉,这种局促的压抑感在整本书中都存在。与《失明症漫记》相比从境界上来讲似乎低了一个档次,不过这本书的内在思想并非如《失明症漫记》需要展现的是人性之恶,这本书更侧重于政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