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放逐的孤独—《心是孤独的猎手》
心思孤独的猎手,在寂寞的城市游走。
难以相信这本书居然被评为世界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并且排名第17。至少在我读来,除了那永恒的孤独的主题外,那对聋哑人之间淡淡的同性之爱到显得若有若无了。绝望孤独的原罪是每个人无法摆脱的宿命。
心思孤独的猎手,在寂寞的城市游走。
难以相信这本书居然被评为世界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并且排名第17。至少在我读来,除了那永恒的孤独的主题外,那对聋哑人之间淡淡的同性之爱到显得若有若无了。绝望孤独的原罪是每个人无法摆脱的宿命。
清新淡雅的画面,配上高原独有的雪景,橙色古香的小木旅馆,外加一两破旧的老卡车和小三轮,交织出了三段只存在于理想世界的唯美的爱情,以有世外桃源之称的香格里拉作为故事展开的地点是再合适不过了。
写书评这种东西,对于为人所熟知的名篇来说尤其困难。倒不是说名篇的理解困难、文字晦涩,而是受困于辩白之苦。毕竟每个人心中所理解的哈姆雷特都具有极大的外延性,所以凡是评论性质的文章,无论如何我是不会对评论进行回复的。
从内容上看来,《枯枝败叶》和《百年孤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是以魔幻般的小镇马孔多为背景,布恩迪亚上校也都出现在了两部小说中,并且作者对“香蕉公司”的控诉在两部作品中如出一辙。从时间上来看,《枯枝败叶》成书大约在1955年,要早于《百年孤独》的1967年,但绝不能简单的将《枯枝败叶》看做是《百年孤独》的前传。许多文学大师都擅长构建文学中的“虚无之地”,诸如:马尔克斯的马贡多、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以及我们所熟知的莫言的高密县,“虚无之地”承载着大师们一生的心血和沉思,并通过大师们的作品而表现出来,“虚无之地” 的构建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通过大师们不断的试验和完善。因此《枯枝败叶》可以看做是马尔克斯构思马孔多的一次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