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孤独——评《月亮和六便士》
人生来是孤独的。
灵魂深处如火山般喷发的动力指引着我们去追寻着原始人性的梦想。假使梦想不世人所接受或理解,而我们又因为灵魂深处的驱使力而不愿屈服,义无反顾地去追逐,那么我们的人生将更加孤独。
已成名证券经纪人,原本已拥有稳定的职业和美满家庭的斯特里克兰德,如“魔鬼附身般”毅然抛弃妻子,离家出走,前往巴黎追寻自己的绘画梦想。同时在追逐理想的途中,他忍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不停的寻找着能表达自己内心的绘画手法,同时追寻着能让灵魂安静和适合表达内心的环境氛围。最后终于在远离文明度塔希提岛的荒野与一土著女子结婚,创造出了与自己内心共鸣的一幅幅传世作品,并在得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后,在居住地墙壁上完成了灵魂深处那喷薄欲出的创作意象的表达,却让妻子将他付诸一炬。
说道斯特里克兰德追寻梦想的过程,就不能不提到勃朗什和施略特夫。这部小说中施略特夫的形象的鲜明程度,在我看来并不下于斯特里克兰德。施略特夫,在日常生活中看来似乎是个老好人,他无怨无悔的爱着自己的妻子,帮那些嘲笑自己的人,细心的照顾和帮助他的朋友。也许正如书中所说他自己所说他生来平庸,并且在艺术创作方面无法取得“伟大”的成就。可却偏偏给了他无与伦比的艺术鉴赏力,他对斯特里克兰德的欣赏可以说是对艺术的欣赏,他能忍受斯特里克兰德的无理,不近人情,一方面是由于他天生的善良使然;另一方面恐怕是处于他对艺术的热爱。他看见了斯特里克兰德身上的天才之处,并坚信他能创造出他所羡慕的艺术成就,支持斯特里克兰德的创作可以看成是他自己梦想的一种延续。提到勃朗什这个人,似乎也和斯特里克兰德那般不能以常人的眼光去衡量和评判。似乎从责任和人情来说她那般对施略特夫是那样的冷血和绝情。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斯特里克兰德,并且狠狠的伤害和无情的对待着施特略夫。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魔鬼,当魔鬼的控制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每个人都会忘记我们所接受的道德的教育和责任观念的灌输,义无反顾的跟着自己心走。即使被认为是疯子也再所不惜。
斯特里克兰德这个人在我看来似乎有梵高的影子。偏执而执拗,追逐绘画的理想,如魔鬼附身般。也许我们会认为这是艺术的执着,真正懂艺术的人,能从他的偏执和不近人情中看见美。艺术我不大懂,但斯特里克兰德的一些人生认知虽说有些偏执却是打心底羡慕。如若能做到他那般不在乎周围人的看法,不关心物质生活的好坏,徜徉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想必也是能体会到人生真正的幸福。
在心底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自己能如佛祖般洒脱, 能忘却尘缘。大多数时候只能承认这是一种徒劳。也许真的需要一种如斯特里克兰德身上那种魔鬼般的驱动力才能真正做到如他那样无情与洒脱。也许无情才是洒脱的前提。
经典句段:
女人们总是喜欢在她们所爱的人临终前表现得宽宏大量,她们的这种偏好叫我实在难以忍受。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她们不愿意男人寿命太长,就是怕把演出这幕好戏的机会拖得太晚。
我承认,我这如此精神分裂过。好像有一种想把自己生活当成一部戏来演的原始冲动一般。所有的悲伤和欢乐从这个角度想都觉得无比滑稽。
当时我还同今天不一样,总认为人的性格是单纯统一的;当我发现这样一个温柔可爱的女性报复心居然这么重的时候,我感到很丧气。那时我还没认识到一个人的性格是极其复杂的。今天我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对一段时间的伟大就是对另一段时间的卑鄙,对一个人的善良就是对另一个人的恶毒,对一件事情的热爱就是对另一件事情的仇恨。
我们这些人就象从终点站到终点站往返行驶的有轨电车,连乘客的数目也能估计个八九不离十。生活被安排得太有秩序了。我觉得简直太可怕了。
有人说灾难不幸可以使人性高贵,这句话并不对;叫人做出高尚行动的有时候反而是幸福得意,灾难不幸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使人们变得心胸狭小、报复心更强。
我觉得这是他永远也抛弃不掉的幻景,这种幻景闪得他眼花缭乱,叫他看不到真实情景。他不顾眼前严酷的事实,总用自己幻想的目光凝视着一个到处是浪漫主义的侠盗、美丽如画的废墟的意大利。他画的是他理想中的境界——尽管他的理想很幼稚、很庸俗、很陈旧,但终究是个理想;这就赋予了他的性格一种迷人的色彩。
绝大部分人都不是天才不是生来注定伟大的人。但是有的人依旧在平庸的天赋里憧憬着理想境界。足矣。
讲到施特略夫,一方面造物主把他制造成一个笑料,另一方面又拒绝给他迟钝的感觉。人们不停地拿他开玩笑,不论是善意的嘲讽或是恶作剧的挖苦都叫他痛苦不堪,但是他又从来不停止给人制造嘲弄的机会,倒好像他有意这样做似的。他不断地受人伤害,可是他的性格又是那么善良,从来不肯怀恨人;即便挨了毒蛇咬,也不懂得吸取经验教训,只要疼痛一过,又会心存怜悯地把蛇揣在怀里。
对于施特略夫这个形象,我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是不是所有没有天赋异秉,却在努力着的敏感的人都有这种感觉?
“为什么你认为美——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会同沙滩上的石头一样,一个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随便便地就能够捡起来?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来。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他唱给你的是一个美的旋律,要是想在自己心里重新听一遍就必须有知识、有敏锐的感觉和想象力。”
最美的事物就像一个漩涡,会让人走也走不出来,因为它和灵魂联系在一起。放心,我们这些平凡人几乎注定不会经历创造美的艺术家的灵魂历程,所以,即使加上了想象力,也不会被那种神秘的联系而俘虏。是幸运,也是不幸。
他这样完完全全地过着一种精神生活,不由你不被感动。 “我并不介意。我只不过想把我所见到的画下来。”
小时候很羡慕能随心所欲画画的人,有能力把自己见过最美的一切给记录下来,而不必担心它们的消失,也有能力把自己想象出的最美的一切给记录下来,而不必担心忘记它们。它不如艺术那么抽象和难以驾驭,是一种更加实际的艺术。
当你看到自己兵马都已进入阵地,就要开始一场大厮杀,总禁不住有一种快慰的感觉。我欠揍地想起了上学时考试拿到一张考试卷子的时候,也是有这样的快慰感。我疯了,嗯,我一定是疯了。
你知道,我一向是非常嫉妒的,但是我训练了自己,从来不表现出来。她认识的每一个人我都嫉妒,连你我都嫉妒。我知道她不象我爱她那样爱我。这是很自然的,不是吗?但是她允许我爱她,这样我就觉得幸福了。
如果可以,我可以吃任何一个人的醋,也可以嫉妒任何一个人。可那样就不像是一个人了。一个人应该自己是一个圆,这样才能包住自尊。所以,我也训练了自己。
爱情中需要有一种软弱无力的感觉,要有体贴爱护的要求,有帮助别人、取悦别人的热情——如果不是无私,起码是巧妙地遮掩起来的自私;爱情包含着某种程度的腼腆怯懦。…… 它使一个人比原来的自我更丰富了一些,同时又使他比原来的自我更狭小了一些。
同上,当自己成为一个圆的时候,要放开一个小口,让内部不那么稳定,从而可以让另一个人的气息闯入进来。他/她会使那个圆内的因子变得更加丰富,也会使自我原本的因子更少一些。如果你不是天才,成不了思特里克兰德那样的人,那么不要吝啬,也不必等待圆的完美性,否则生活也会嘲笑你。最后一句自勉。

捐赠
分享是一种美德,如果读完我的文章能提升您的思维品质,提高您的生活质量,不妨对我进行小额捐赠。您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让我写出更多的好文章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