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夜人记事薄
《守夜人记事薄》是在一个多月前看的一本书了,昨晚打算写书评才发现内容已经忘的差不多了。重温一遍之后比当时第一遍读时更有感触。还记得刚买回来在空间中晒这本书的封面时,有朋友问到,这是不是一本讲鬼故事的书,的确,从名字来看这书有点像停尸房守夜者的日记。但实际上这只是奈保尔的一个短片小说集。
关于奈保尔此人,第一次知道是从前段时间有关他上海书展的新闻中知道的。简单的了解了下他的印度三部曲等作品,知道了他是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至于买这本守夜人记事薄最开始完全是因为它的封面看起来特别合我的胃口。从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能得给大家最好的一个忠告就是,读奈保尔就读奈保尔,千万别去搜他的生平,别去了解他的生平。读到后,会影响自己对其作品的判断,毕竟有报道曾说过奈保尔此人除了写作就是个恶棍,并且在自传中承认,想来从人品上来说多少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下面来说说这本小说集吧。
本书总共收录了十一篇短篇小说,都是独立成篇,彼此之间没有关联。书的腰封介绍中指出这本书是奈保尔最幽默的短篇小说集。从书中的内容来看,更多的是读到的讽刺的味道,语言层面的幽默由于是翻译的版本,从文中并没有能体现出来。相反,在内容层面上,
本书的故事都是短小精悍,并且内容都非常有趣,人物大都是印度的中下阶层小人物,故事情景都比较贴近生活。如首篇的《金牙》就是以印度妇女求子为主要线索来展开的,这种事情即使再中国也很常见。读奈保尔小说,除了语言翻译外,另外一个影响对幽默理解的就是文化背景了。这本书中收录的很多小说都是涉及到宗教背景的,但对于诸如印度教,基督教教义都没有了解,对理解书中的些行文的幽默是有影响的。读奈保尔的时候,其实让我想到了中国的鲁迅,同样是两位出生在疲软古老大国的作家,都善用辛辣的讽刺,在他们笔下的小人物的身上能看到一种普遍的国民愚昧。奈保尔相对鲁迅讽刺的更为直接,故事的寓意并不如鲁迅的那么隐晦。书中的守夜人记事薄是一家宾馆守夜人关于宾馆中出入的形形色色的人物行为的记录,该篇的手法特别独特,从文字来看,这篇就像是记录的流水账,但如果仔细的体会会发现守夜人所记录的是上流社会那荒诞的生活方式。奈保尔用这样一种手法来进行反讽实在是高明之至。《敌人》这篇是一个读着让人心酸不已的故事,该篇的敌人写的是自己母亲,从母爱的天性来说,母爱是无私的,天然的,不能自已的。但在该篇中,不仅没有母爱,母爱仅仅是无休止的虐待,最终只能无奈的寄希望于虚无的印度神灵,以寻求解脱。需要注意的是,奈保尔的短篇小说中很少有作者的评论,,甚至连表达作者自己意思的词句也少有出现。在作品中,奈保尔所扮演的仅仅是讲故事的角色,这从某种方式上来看,是一种冷艳的幽默。
最后,对于这本书的一个总体评价就是:在平常的故事中蕴含了辛辣的讽刺,毋须直接评论仅仅是描绘出生活的片段就可以让人看到令人发笑的事实,从表象来说,这是一种幽默。从实际上来体会,这仅仅是国民愚昧的悲哀。奈保尔的讲故事的能力,让人艳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