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撒冷传记

耶稣撒冷三千年是由西蒙·蒙蒂菲奥创造的关于耶稣撒冷的历史,原名Jerusalem: The Biograph, 本文名即为原文的直观翻译。之所以不采用中文译名耶稣撒冷三千年是因为,译名给人的直观感觉是这是一本史书,但从内容上来看,这本书并没有史书的严肃,最多只能说是历史故事书。西蒙·蒙蒂菲奥以严肃、中立、客观的视角将耶稣撒冷三千年的历史以故事的口吻来呈现。撰写本文前略微的浏览了一下豆瓣网上的评论,很多人以史书的角度来解读这本书,给出记述流水,行文琐碎,缺乏连贯性的评价也不足为怪了。基于以上认知,对阅读本书的建议是,如果你期望从书中全面了解耶稣撒冷的历史,那么可能换其他书会更好一些;如果你仅仅是想快速的了解耶稣撒冷,并不做严肃的探究,那么本书作为普通的历史故事书还是个不错的选择。

圣城耶稣撒冷

说到耶稣撒冷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耶稣撒冷是三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圣城。从地理苇子山来看,耶稣撒冷位于西亚顶端,与死海与地中海相邻,西南方与埃及接壤,位于亚非欧三州交界处。下图是从百度地图上截取的,由于比例关系,在图中只能看到约旦,但实际上现在耶稣撒冷是巴基斯坦首都。地理位置的原因是耶稣撒冷苦难历史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位于地理要塞,并被誉为三教圣城同时也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宗教狂热与政治野心驱动着三千年来对耶稣撒冷不停的争夺,毁灭,重建。所以,如果真的想要对耶稣撒冷历史有透彻的了解,需要对三教教义,以及起源,宗教愿景等方面有所了解。

首先提到三大宗教,三大宗教都是一神宗教,并且信奉的神都是同一个。从出现时间来讲,犹太教是最早的,犹太教是犹太民族的宗教,以希伯来人亚拉伯罕为祖先,该三教都有信奉先知的传统。三教的经典也都是上帝通过先知传达的训诫,犹太教以摩西五经为圣经,摩西五经主要是记录犹太人的历史;基督教圣经包括新约与旧约,新约是耶稣及其门徒传教时的言行;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是穆罕默德传教的言行记录。在伊斯兰教教义中认为穆罕默德与耶稣以及摩西都是先知,都是向人们传递上帝旨意的人,但穆罕默德是最为强大的封印先知。所以从这段历史可以知道,三大教信奉的都是同一个上帝,只是对教义的理解各有不同。在基督教内部又分根据不同的派别,有我们通常所见的: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伊斯兰教也有逊尼派与什叶派之分。这些都是同一宗教内的不同分支。对三大宗教的基本历史做简要的了解是理解耶稣撒冷历史的基础。因此,
这一段,作为进入耶稣撒冷历史的开场白,
Map

耶稣撒冷编年史

耶稣撒冷的历史亦是三大宗教的历史,可以根据三大宗教的不同诞生时期,可以将耶稣撒冷划分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时期,在三大宗教诞生后,围绕着耶稣撒冷的争夺,耶稣撒冷进入了十字军时期,这一时期以十字军占领耶稣撒冷为主。在结束十字军统治后,耶稣撒冷进入混战期,直到近代史上犹太复国主义的出现,以色列立国,最后通过六日战争占领耶稣撒冷。以上就是整本书的主要线索。

犹太教

耶稣撒冷最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以色列祖上大卫王时期,在大卫王之前耶稣撒冷作为定居点已经相当古老,但当时还不能被成为城市,只是简单的要塞。在大卫以及其子所罗门的经营下,耶稣撒冷逐渐成型,现在犹太教最为有名的圣殿就是所罗门所见。大卫王的历史是犹太族上最为显赫的时期,亦是犹太人心中最为怀念的时期。所罗门圣殿的新建,以及犹太教最为宝贵的约柜的安置,奠定了耶稣撒冷作为犹太教圣城的基础。但在这时,如果从经济军事实力对比来讲,大卫所建立的完全不能称为一个王国,只能算是一个较为强大的部落而已。在所罗门之后,大卫王国由于继承权问题分裂。同时由于西边的波斯帝国以及东边的波斯帝国相继兴起,耶稣撒冷被轮流占领,犹太人也开始作为一个流亡民族开始了在各处流亡。在最开始耶稣撒冷被巴比伦人占领,并且犹太精英被强制迁徙,不允许进入耶稣撒冷。在历经波斯居鲁士统治时期,算是犹太人的解放,犹太人被允许回到耶稣撒冷,这算是犹太人的第一次解放。但波斯人很快又败于马其顿人,亚历山大统治时期的马卡比家族自治,以及罗马统治时期希律家族的自治算是耶稣撒冷较为和平的两个时段。

在耶稣撒冷这一时期主要是由三个家族进行统治按先后顺序依次为:大卫家族、马卡比家族、以及希律家族。这一时期耶稣撒冷的混乱与往后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异族征服以及自身内斗形成。相比起中国古代史上的宫斗,这些家族的内斗更显离谱与难以理解。近亲结婚、乱伦、灭族等在这段历史中十分常见,并且充满了戏剧性。另外,在这段历史中还可以看出在古代时期继承制度对于王国稳定的重要性,耶稣撒冷这些先知在这方面可远远比不上中国儒家的大儒们。

基督教

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即希律王时期,耶稣诞生。耶稣的最初是作为先知大卫家族的后人出现的,在希律王时期还为了铲除先知,有过杀死所有新出生婴儿的记载。耶稣最开始传教时,传的也是犹太教,但与犹太教单纯的面向犹太族不同,耶稣对犹太教教义进行了修改,以便像世界上所有人进行传教。但在耶稣受难之时,基督教作为宗教的影响力并不大,但随着十二门徒的传教,基督教逐渐得到了广泛的信众,特别是在西欧。君士坦丁的胜利,极大的促进了基督教的发展,为了统治的需要,君士坦丁在其帝国内强制推行基督教,而耶稣撒冷作为耶稣的受难地,也得到了修复,并且成为了基督徒心中的圣城。这一时期的基督徒对犹太人表现出极度残忍,犹太人被当做耶稣受难的凶手为基督徒所痛恨。其实在这里可以看到,耶稣最开始的出现也是作为一个异教徒出现的,在对待异教徒方面,无论是哪个宗教表现出来的残忍都令人战栗。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最初是由先知穆罕穆德所创立,伊斯兰教最初是作为政教合一的宗教形式出现的,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同时建立了强大的帝国开始了四处征伐。在第二任阿里发时期,阿拉伯帝国征服了耶稣撒冷,并且由于穆罕默德在创立伊斯兰教时,规定礼拜时应当朝着耶稣撒冷方向礼拜,所以尽管到现在为止还不确定穆罕默德有没有到过耶稣撒冷,但耶稣撒冷也成为了阿拉伯伊斯兰教信徒的圣城。在宗教宽容方面,伊斯兰世界做的要远好于基督教,阿拉伯统治时期,无论是基督教还是犹太教徒都可以进入耶稣撒冷礼拜,并且也能得到相应的尊重,这一时期耶稣撒冷修建了最为著名的清真寺。伊斯兰教的圣城正式形成。

十字军东征

阿拉伯帝国也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衰落,并且对待基督徒的态度也日渐苛严,这一历史直接导致了十字军的出现。十字军从历史道德角度来讲是毫无可取之处,大概和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差不多。不过借口不同而已,这一时期的十字军大都是从地痞流氓,以及流民着急起来的队伍,由一些破产的贵族组成。十字军的人数比较少,并且战斗力也不强,但怎奈穆斯林世界正忙于相互征伐,内耗,所以十字军还是取得了象征性的成果,夺取了耶稣撒冷,并且建立了几个十字军公国,如:鲍德温家族。但与其说是公国,倒不如说是占领的一个小城邦自治。随着伊斯兰世界萨拉丁的强大,又夺回了耶稣撒冷的统治权,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期,萨拉丁与狮心王查理达成协议,对巴基斯坦进行了重新的势力划分。

混战时期

在萨拉丁王朝后期,耶稣撒冷又陷入混乱状态,先后经历了马木鲁克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在历年混战后,耶稣撒冷的大家族兴起,如现在还颇为知名的侯赛尼家族等。随着殖民运动的开始,英法等西欧帝国先后开始对耶稣撒冷进行统治,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势力重新划分,并且犹太复国主义兴起耶稣撒冷才重新回归到犹太人手中。

犹太复国主义

犹太复国主义是离我们最近的历史也是我们所正在经历的历史,由于英国在撤离时所制定的耶稣撒冷划区而治,并且由联合国托管,为巴基斯坦地区的巴以冲突埋下了祸根。在六日战争后,以色列完全占领并统治了耶稣撒冷,但阿以冲突并未因此而平息。不同宗教信仰冲突成为巴勒斯坦地区不稳定的根源。

耶稣撒冷的馈赠

读完耶稣撒冷三千年,对耶稣撒冷的历史轮廓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对于这座苦难深重的城市也怀揣着难以言表的痛。宗教的最终愿景乃是上帝的再次降临,尘世同归天国。耶稣撒冷作为神启中最接近天国的地方,承载了三千年的苦难。宗教宽容的出现是耶稣撒冷走向和平的希望,承认,并尊重他人的信仰,是宗教宽容的前提。作为圣城,耶稣撒冷拥有了太多的荣耀,亦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其墓地的累累骸骨是对天国最殷切的希望。

Jerusalem-The-Bi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