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人的孤独——《十一种孤独》
《十一种孤独》被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这自然不是说二者在创造手法上类似,更多的体现在二者的取材。《都柏林人》取材于都柏林的中下层的小市民的生活,同样《十一种孤独》描写的也大都是纽约中一些普通人的生活。但表达的主旨和创作手法又大不相同。《十一种孤独》顾名思义,着重刻画的是城市中各式人物生活中的各种孤独,这种孤独的来源或是环境或是自身。
《十一种孤独》十一个短篇的主人公从总体上来说都是一些在生活中缺乏安全感,并且生活不大如意的人物。如《南瓜灯博士》中刚转学来的文尼,《万事如意》中的格蕾丝和拉尔夫这对新婚夫妇;《乔迪撞大运》中的瑞斯军士;丈夫病重住院多年的女子;被炒鱿鱼的职员。这些人的身上总是弥漫着莫名的孤独,或者难以融入生活,或者难以融入人群。作者理查德·耶茨曾说过:“如果说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的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出生中下层的小市民,在生活中面临着各种不如意时,慢慢的被生活引导着寻找着属于每个人独有的那份孤独,瑞斯军士的训练的严肃认真,却不被同僚所认同,在他离开没多久后,他所带来来的严肃认真也随着时间而消散,不被认同和理解加上还被遗忘,这样的孤独让人无处可逃。被炒的曼哈顿大楼的职员,从小不善运动的经历在他身上烙下了深深的自卑的阴影,被辞后的内心的焦躁与惶恐,并且必须得瞒着妻子的苦楚。《旧的不去》中退役伤残军人的大楼里病人的新年一如既往的沉闷,想为这沉闷的新年找点乐子也在众人的不理解中趋于夭折,病人们回家过年在家人的目光中也还是带着色彩,体会过孤独之后的人最后只能在医院中大家一起用自己的方式释放孤独。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再各自的孤独中,只能通过一些社交纽带的桥梁来彼此温暖,但当这些桥梁因为各种因素断裂之后,我们就必须默默的在各自的世界中自己品味孤独了。耶茨笔下的小市民的孤独,我们不一定全都经历过,但却至少对其中某种孤独感同身受。因此读来特别亲切,在内心深处真正能引起共鸣的作品才最能打动人心。希望我们每个人能找到并体会属于自己的孤独,并拒绝被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