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中庸之道——疑之颂

在向人推介本书时,人们的第一反应会反问:这本书是讲什么的?如若非要给这本书的内容做一个简要的概括的话,那么可以称之为:理性的颂歌。本书从现代思想的多元化开始,到现代社会相对性的阐述,再到相对主义,基要主义、怀疑主义以及最后的中庸政治的评述都充斥着理性的主题。本书从知识面来讲对现代社会主要的思想潮流都做了介绍,并且在论证中都有理有据。从思想上来说,本书推崇的理想思维实际与古希腊哲学的赞歌。所以,本书可以看做是一本现代思想的普及读物,亦可以看做是理性的颂歌。从行文来看,论证严谨,这是非常突出的特点,在本书论证的每个主题时都先对概念进行了界定,精当的措辞,客观而实在。与其他同类主题的书相比,本书相对来说好读,语言并不晦涩,篇幅较短,各章之间论述主题紧凑,易懂。所以,如果作为了解现代社会思想的入门读物,培养理性思维,是相当不错的读物。

自 21 世纪一来,世界即被打上了多神的烙印。理性的发展,宗教信仰的衰弱,宗教信仰的分裂,对宗教信仰的不同理解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现代社会多元化的趋势。现代多元化的理解是由于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人类都生活在极高的认知与规范的共识为特征的社群中。简单的说,就是认知的共识性,然而在现代社会,由于理性科学的发展,以及怀疑主义,相对主义等思想的出现,认知多样性开始出现。另外,原本在古代社会不同信仰之间的壁垒,由于现代社会的出现,壁垒被消除,不同群体之间的融合,同样是现代多元化的促进因素。

社会的多元化变化,带来的直观影响是去制度化。去制度化现象从生活的直观中的理解是原本的许多固有的认知被现实所摧毁,看似牢不可破的认知被颠覆。典型的如黑天鹅现象。相对化的趋势,开始对原本绝对化的认知形成冲击,相对性的带来了宽容性地位的上升。多元化的社会,与相对化的社会趋势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矛盾冲突,宽容逐渐成为社会的价值首选项。这一方面,在宗教方面体现的最为显著。

与相对主义相比,基要主义的定义大家可能会更为陌生。基要主义一词源于一本名为“基本要道”的宗教性手册,该手册的基本实现大意是:对宗教真理构成一大威胁的种种时代趋势。基要主义分子的极端特点是具有某种程度的宗教狂热性。这种宗教狂热性的驱动来源于对宗教历史黄金时代的追忆。这一点有点和国人们对汉唐盛世的追忆有点类似。当然,我们期望的是民族复兴。

怀疑主义的表述并非是对绝对的否定,相反,怀疑主义的哲学表述更为科学的是:真理一直向证伪敞开着大门。在怀疑主义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对待确定性上面。怀疑主义是所有需要确定性前提主义的敌人,在怀疑主义中不存在确定性,或者说,怀疑主义唯一确信的是所有的一切都可被质疑。对怀疑界限的界定,应当由认知与道德来确定,而非诉诸于暴力。怀疑主义需要容忍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并且能以高度的确定性做出道德判断。可以说是,道德与认知在怀疑中需要确定。

中庸政治是现代社会调和的一种产物,亦是具有道德确定性怀疑主义的产物。中庸政治需要同时避免相对主义与基要主义。现代思想与政治立场的正确立场,可以用原文中的话来做结:“怀疑不必导致瘫痪无力。中庸也无需转变为另一种版本的基要主义。”所有人都享受的自由是对每个人自由和尊严的认可,每个人都有权成为基要主义,怀疑主义等,但都应当以道德与认知其实就是人性的为前提。进步的民主是对人性与自由的尊重,是对每个人尊严的维护。

颂扬怀疑,却亦要保持对道德与认知的确定性!
In-Praise-Dou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