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for love——《爱的艺术》
很难想象,爱情这个通俗而又永恒的话题,能用如此易懂的语言辅以严密的逻辑中论证的如此深刻。《爱的艺术》作为著名心里学家和哲学家弗洛姆最负盛名的作品,时常被奉为当代爱的理论的圭臬,畅销不衰。
如书中所说,本书难以作为掌握爱的艺术的秘诀,但书中指出了爱情最本质的东西:即爱情需要努力发展个人全部的人格,并且能真正谦恭、真诚、勇敢的去爱他人,爱情是门艺术。同掌握一般艺术的步骤一样,本书也从需要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来对爱情这门艺术进行阐述。
爱情是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人自我存在的意识决定了人从自然中分离出去的命运,爱情是人类摆脱因分离自然而带来孤独感的有效途径,但爱情绝不是意味着服从和奴役,相反爱情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它本身包含着:关系、责任心、尊重和认识。关心作为爱的要素在母爱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它也包含着爱情的另一要素,责任心。爱情中的责任心并不是所谓的义务或者强加的东西而是一种处于本能的自觉行动;尊重是爱情中保持双方独立性的关键,爱情并不是将对方当作一个服务于、服从于你的人,而是保持各自独立的基础上相互扶持,认识也可以说是了解,只有当更深的了解和认识爱的对象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尊重对方,并且保持各自的独立性。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作为人最初体验到的爱,对人成长的后的影响巨大,相比较于母亲无私的爱父亲的有要求的爱对于塑造一个男孩成长更为重要,母亲的无私的爱似乎更适合于女孩的培养。但无论爱的对象是爱人、孩子、还是自己以及对宗教和对芸芸众生的博爱,都需要以爱情的四个基本要素为前提,因此爱的艺术的养成是以培养四要素为基本前提的。
在书中弗洛姆还指出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以交换为基础的经济社会模式的出现导致了爱情的消亡,从中似乎可以看到弗洛姆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影子,书中在论述时也引用了我们非常熟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
本书第四部分谈到的爱情实践,描述的并不是如何行动的秘诀,而是对掌握一门艺术的基本东西的养成给出了建议,可以作为很多方面借鉴的是集中的训练,这里提到的训练方式和禅宗的方式有点像,即进行冥想,铃木大拙关于禅的可以作为训练这方面的指导,同猜测一样,书后附录的作者小传提到了弗洛姆所受的铃木大拙的影响。另外从小传中可以看到弗洛姆对于其所提倡的爱的理论并非口空闲谈,而是用一身在进行实践,照顾身患癌症的妻子,同妻子一起抗癌,参加反对越战的游说,这些都和作者所提倡的理论相一致,身体力行从另一方面反应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和生活的总结出来的对待爱的态度。
《爱的艺术》作为一本通俗心理学经典,语言平实易懂,逻辑清晰,老少皆宜啊!<o^o>
